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莎士比亞系列6:四大悲劇之Macbeth



1. 情節的起:

故事發生於11世紀的蘇格蘭。'Macbeth(馬克白)及Banquo(班戈)戰勝歸來,經過戰地旁的樹林時遇到3群女巫。女巫正確地稱呼馬克白為葛萊密斯領主(Thane of Glamis),並預言馬克白會成為考德的領主(Thane of Cawdor),及未來的蘇格蘭國王;Banquo雖
然不能當統治者,但他的後人會成為國王。女巫預言後隨即消失。

這個時候,國王Duncano<鄧肯>的信差抵達,宣布考德的領主因叛國被處死,國王頒令馬克白繼任。女巫的第一個預言應驗了。

在馬克白的城堡內,馬克白夫人讀著丈夫的來信,信中談到有關遇到女巫的事。她的野心勃勃,決定不惜一切要扶助丈夫登上王位。國王宣布他會在馬克白的城堡過夜。馬克白夫人慫恿她丈夫乘機弒君篡位。

國王及貴族成員到臨,國王入睡。馬克白在夫人的催逼下,殺死了國王。馬克白感到非常害怕,陷入失控狀態。馬克白夫人不齒馬克白的懦弱,冷靜地為事件善後,她將國王的血塗在熟睡中的守衛身上,並將兇刀留給他們,企圖嫁禍給守衛。

翌日,Macduff<麥德夫>揭發兇案。城堡內所有人,包括馬克白夫婦,這時候一同唱和,請求上帝為國王報仇。

2. 情節的承:

國王死後,女巫的第二個預言又應驗了:馬克白成為蘇格蘭國王。馬克白開始憂慮著Banquo的子孫會成為國王的預言。馬克白向他的夫人透露,為了穩坐王位,他決定於宴會上殺死Banquo及他的兒子。馬克白夫人著魔似地歡欣起舞.

在城堡外,一群殺手伺機刺殺前來赴宴的Banquo及其兒子。Banquo似乎意識到大禍將至。Banquo遇刺身亡,但他的兒子僥倖逃脫。

在地堡的殿堂上,馬克白迎接賓客。手下向馬克白報告Banquo已經被殺,當馬克白返回餐桌的時候,看到Banquo的冤魂正正坐在自己的坐位上。馬克白慌亂不已,陷入瘋狂。賓客以為國王瘋癲了,倉皇離開。

3. 情節的轉:

在一個黑洞內,一群女巫圍著一個大鍋。馬克白前來尋訪女巫,希望知道更多自己的命運。女巫施展魔法,給馬克白3個隱晦的警示:1)小心提防Macduff;2)任何由女人所生的男人都不能傷害馬克白;3)只在在勃南森林(Birnam Wood)向他移動時,他才會落敗。

這個時候,Banquo的冤魂及他的8個後代(8個未來的蘇格蘭國王)向他顯現,預示本來的預言將會應驗。恐怖的幻覺令馬克白驚慌倒地。

在城堡來,馬克白回復清醒,他和夫人決定剷取Macduff及Banquo的家族。

4. 情節的合:一群蘇格蘭難民在英國邊境悲歌國難。遠處是勃南森林。Macduff誓要報復暴君馬克白殺害他的妻兒。Macduff投奔Malcolm(國王Duncano的兒子)的英國軍隊,對抗馬克白。

Malcolm命令士兵在勃南森林折下一些樹枝作掩護,軍隊前進,看起來就像勃南森林逐步迫近。軍隊誓要從暴君的手中奪回蘇格蘭。

在馬克白的城堡內,醫師及僕人看見馬克白夫人夢遊,嘗試從手上洗去看不見的血跡。最後,馬克白夫人死於神智錯亂。

馬克白得悉軍隊已經迫近城堡,但他想到女巫的警示,仍然感到安心。當他接到夫人的死訊時,他顯得漠不關心。

他召集軍隊,並同時看到勃南森林已經抵達城堡之外。兩軍交戰,Macduff趕到和Macbeth決鬥,在殺死馬克白之前,Macduff告訴馬克白,他並不是自然地出生的,而是經剖腹從母體取出來的,印證了女巫的預言。

馬克白死後,Malcolm成為新的蘇格蘭國王。

5.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戲劇中心理描寫的佳作。全劇彌漫著一種陰郁可怕的氣氛。莎士比亞通過對曾經屢建奇勳的英雄麥克白變成一個殘忍暴君的過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對良知的侵蝕作用。

6. 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馬克白》則有些一反常態。它很短:比《奧賽羅》、《李爾王》短了近一千行,略多於《哈姆雷特》的一半。

7. 馬克白一個探詩的主題是性別特徵,直接啲講係探討咩係男子氣概. Lady Macbeth刺激佢老公去上位的方法,係問佢係咪一個男人, 即係男人就要心恨手辣, 甚至殺人.  但同時, 女人也是邪惡的,甚至比男人邪惡,因為Macbeth都係比佢教唆, 而且Macbeth又俾女巫慫恿, 挑起佢嘅野心. 可以話男人係暴力, 女人係邪惡. 

8. 莎士比亞寫這套劇係為擦當時的皇帝鞋. 當時英國的皇帝係蘇格蘭王James. Witch預言Banquo的後人會成為國王,其實即講緊James. 莎士比亞係根據蘇格蘭11世紀的歷史作藍本作故仔,但歷史上的Banquo其實跟Macbeth一樣係衰人, 莎翁為擦鞋,幫佢祖先漂白.

9. 究竟Macbeth係因為命運而衰(determinism,中世紀強調),定因為佢自己的tragic flaws(free will,文藝復興新觀念)? That is the question.

10. 戲劇探討了kingship的觀念。莎翁擦鞋對像King James認同Divine Rights of Kings,即皇帝係天命,不容挑戰,因此《馬克白》也是認同呢套,因為馬克白殺了Duncan,他自己最後也被殺。但究竟你點知邊個係天命? 莎翁其實也認同Machiavelli(讀:/ˌmækɪəˈvɛlɪ/)在the prince所提倡的進步觀,就是做皇帝也要用手段,不能只像Duncan咁溫柔。理想的皇帝在Duncan及Macbeth之間。[莎劇的「皇帝是天命」的觀念,可參:http://www.enotes.com/homework-help/how-has-divine-right-kings-influenced-william-4580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