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香港旅遊業定位問題


problems

1. 多年以來,焦點似乎集中在旅客數字,但其實大量的旅客,是不過夜的低消費旅客,而且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

2.購物城便是一例,它應在多年前便建成,但現在仍未建成,很多內地人已開始往別處購物。

3.假如你是一間跨國公司的總裁,想舉辦大型會議或研討會,香港不是沒有會展設施,卻經常供不應求,你一定在租用場地上遇上困難,而當你在瀏覽有關會展的網頁時,你一定會被新加坡的會展網站所吸引——香港政府無論在發展有關設施以至推廣會展旅遊,真的大大落後於其他競爭者。兩間會展公司——香港會議展覽公司及亞洲博覽館,都有很高的管理水平,但無奈地方不夠用。

4. 業界不應沉醉於那些數以千萬計的旅客數字,因為那些旅客不會長久留在香港。香港不能停留於零售代理人的角色,而應發展不能輕易被取代的東西。這麼多年,政府及業界不思進取,像吸了毒般賺取看似龐大的利潤;現在勢頭向下調,毒癮難解,當發作時(沒有那麼多收入時)便呼天搶地 ,狀甚悽涼。

5.因為旅客不在香港過夜,一定有其原因,是因為香港的酒店房租過高,還是旅客只經香港前往其他地區如澳門、台灣或日本等,視香港為轉口港而非旅遊目的地?





solutions

1.香港要做的,是吸引國際旅客,而不只是內地旅客;是高增值的旅客,而不是以北區零售店專注的水貨客;是不容易往別處的旅客,不是購買珠寶首飾那些,而是因為香港而來的。

2. 又如果香港在多年前推出銷售稅,用來支援受影響的居民,單是3%的稅率,十多年來已收了1,157億,差不多足夠支付興建機場三跑的費用,這例子充分反映了政府內部處理旅遊事務的官員沒有長遠的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